商業的本質是交易;交易的本質是易貨。
數字經濟的核心是數字易貨和數字金融。貨幣已經完成歷史使命,美元霸權的時代將結束。數字易貨的天時地利人和已經具備,萬幣錨定數字的時代已經到來。
為此,我們提出由上海共圖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組織浙江企業建設杭州數字經濟 “產教融合”立體化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的設想,產業園將率先孵化如下業態:
1、 組建杭州國際數字易貨貿易中心
2、 助推數字化產業鏈平臺的建設
3、 組建數字經濟大學
4、 構建數字經濟人才培訓高地
未來對數字人才的需求將遠超對金融人才的需求。數字經濟戰略的首要戰略是數字人才戰略。打造數字經濟人才培訓高地是當務之急。數字易貨師、設計師、分析師、評估師將是未來搶手職業,未來的數字經濟和數字易貨平臺將需要7000萬“五大師”人才。
產業園建設總投資150億元,啟動投資15億元,后續資金通過社會融資等多元化渠道解決。
第一部分:背景
一、“人治”社會時代將會“引爆”地球
千百年來,無論是在世界的東方還是西方,人類社會對于一個話題爭論不休,這就是治世之之策??v觀人類漫長的文明發展歷程,最常見的治世之策無外乎兩種,分別是“人治”和“法治”。所謂“人治”,即指“由人治世”;“法治”則表明是“依法治世”。很顯然,兩種方式屬于互不相容、彼此對立的關系?!叭酥巍泵黠@是由人的主觀意志左右客觀世界,而后者則依據一定的法律條例、規章制度,因此方顯更加客觀性、公正性。但不可否認,“人治”要比“法治”占據人類治世之策相當長的主流之位。
人類所期盼的“人治”,當是以“賢人治世”的模樣存在的,即通過執政者個人的賢明通達達到有效管理社會的目標。但人們往往忽略了一點,人皆有利己之心。人不是機器,可以完全由程序控制,從而真正不偏不私,所以在條件有限的社會環境下,要想人治周全不出紕漏,實屬不易。更何況,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私人財富的不斷積累,人類社會深陷“資本至上”的金錢誘惑之中,面對金錢和權利的吸引而不會動搖、不被左右,“人治”之者究竟具備多么強大的自律性與自控力才能時刻賢明仁愛、公而忘私?
眼前的事實證明,公而忘私、不偏不倚的“人治”時代已經無力應對越來越滑向失序深潭的地球人類家園。不可否認,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科技進步,人類社會的生活質量與勞動生產水平日益提高,但在很多掩藏的暗處、法律的邊緣,“人治”的不堪依舊存在,廣大民眾仍是金錢與權力的“犧牲品”,社會財富的分配權仍被牢牢抓在少數階層手中。放眼世界,全球經濟的格局還是強國霸權、弱國受欺,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根本不允許有“發言權”,難民危機、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環境危機此消彼長,世界局部常年戰火不熄,這些地區不分國別的百姓們依舊每日苦苦掙扎在貧困與傷痛的苦難線上。
爆發于2020年初的人類“瘟疫”——新冠肺炎更是向全球各國鳴響警鐘,它以疫病與生死離別的慘痛事實警示世人,“人治”社會時代的種種扭曲和任性,終于開始向全世界散播“惡果”,若還不能由此而警醒,若仍自我麻痹式的在“人治”的虛妄中沉淪,人類社會將不可避免引爆自己,地球家園終將毀在人類自己手中。
二、“制治”社會時代引領人類走向新生
無論人治還是法治,都出于對國家管理、社會治理的需要,它們二者的出發點式一致的、不同之處就在于管理方式的不同與治理效果的差異。既然要施以管和治,就必然地會有“制”的參與。制即制度、規定之意,是社會成員共同意志的表現。人類歷史上之所以很早就有了制度,目的就是為了規范并約束其社會成員的行為,從而形成正常的社會秩序。
制治社會,這是人類理想的一種社會形態。制治就是“依制而治”。社會治理的主體從傳統的人變成“制度”,在特殊制度環境下,社會每個人都能發自內心的自覺自律的循規蹈矩,營造有序健康的社會生存發展條件,獲得物質與精神需求的雙滿足??雌饋?,制治依舊離不開制度法律條規,這看似與人治和法治沒多大不同。但實際上,制治的“制”,皆由全智能化、高監管力和精準把控度來助力施行。在網帶科技與現代易貨的共同推動下,人類如今迎來了“理想變為現實”的最佳實時機,數字經濟為我們迎來“制治”時代。
制治的“制”,其執行的主體是科技力,是以數字經濟的網帶科技平臺系統為支撐與技術手段,由此所形成的約束力、監察力與公示力是由不得人去選擇究竟依從還是違背的?;蛘哒f,因此而凝聚成為一種強有力的“制”的力量,管理且約束世人的行為。正是數字經濟的出現,讓我們看到“制治”時代的降臨。數字經濟,簡言之就是人類一切經濟行為的全數字化和全智能化。因此也可以說,“制治”時代,將是一個數字大行其道的時代;“制治”時代,還將成為一個可以真正講公正、說平等的時代,一個敢于篤信可以造福全民、普惠大眾的時代。
由數字說話,以數字為筆,用數字來約束人的行為,這是制治時代的特色。從前,我們之所以詬病“人治”的專制,是因為人一旦得到專權就容易失了公允?!胺ㄖ巍彪m好些,但畢竟執行在人,依然會有誤判錯判的情況出現?!爸浦巍弊屵@一切成為歷史。數字易讀,誰都能懂;數字真實,誰都可信;數字通過科技來自動變化隨時反映,就像一面面“鏡子”,獎勵誠信守諾的行為,懲罰投機鉆營的勾當,這時,毋須任何說教勸勉,精準無誤的懲戒就足夠令人汲取教訓銘記一生。這種無形之下的制度約束,才是真正可以讓人心生敬畏、嚴于律己,恪守規則的有效管理方式。
事實證明,無論是傳統的“人治”還是換標難易本的“法治”,說到底都只能是指望借助個別人的賢能品德或是少數人制定的法律規則去感染更多人、去強逼大多數人去服從??v觀人類社會風風雨雨的漫長歲月,顯然根本無法徹底消除社會矛盾、抵消國際紛爭,甚至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與分歧還在不斷加深和激化,以至于演變成當下觸目驚心的深刻問題。
當前,無論誰愿不愿意承認,全球一體化趨勢已經無可逆轉,人類成為“一家人”,同住共同的“地球村”,和則共贏,斗則俱損。別指望還能有什么偉大的“救世主”來拯救,拯救人類的也只有我們自己,利用智慧的結晶科技的手段,迎接制治時代的降臨,用“制”的力量,才有希望共賞未來人類共同的發展美景。
三、構建知識性人才隊伍刻不容緩
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無論是經濟創新還是產業升級,一個重要且關鍵的問題,就是人才的培養。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以美國為主導的發達國家中,知識經濟,即人們所說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飛速興起。這場導致新經濟產生的高技術革命,其核心就是以數字化、網絡化為標志的信息技術革命。與之相伴隨的便是人類開始從傳統工業社會向著現代電子信息社會邁進,由此也拉開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序幕。知識經濟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的本質區別,就在于它不再是以物質資本為核心,取而代之的是兩個關鍵要素,一個是信息,即數字化的信息;另一個則是知識,即資本化的信息。知識經濟的本質是高效經濟,知識經濟的靈魂是創新,知識經濟的關鍵是高新技術產業。而綜上這些歸根結底,告訴我們知識經濟的基礎還是在教育、在于知識型人才隊伍的培養。正是由于這一不同于以往時代的社會生產力基礎的巨大變革,也將意味著,知識管理以及知識型產業的運營已經取代了傳統的資本管理和資本操控的舊模式。而這些改變,必定會要求我們改變人才教育的思維方式、功能目的以及產學實踐方式等等??傊?,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不僅對21世紀人才素質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是對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和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一組來自麥肯錫的數據顯示,隨著技術的跨越,“到2030年,中國有可能會有多達2.2億勞動者面臨著數字經濟帶來的職業升級,這個數值占勞動力總數的30%,在2030年會占到全球需要變更職業的總人數的1/3左右?!边@意味著一種職業生態的重塑已經在我們身邊悄悄發生了。另外,隨著數字經濟這一典型的知識型經濟形態愈加受人矚目,其未來的發展已是必然所趨。然而,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字經濟就業影響研究報告》我們可以看到,眼下中國數字化人才的缺口已接近3000萬,而且伴隨著全行業數字化的快速推進,我國對數字人才的需求缺口還在持續加大。由此可見,快速構建并完善知識型人才隊伍的教育培養體系已經刻不容緩。
任何經濟模式,都離不開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作用。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興知識型經濟體系的落實,是造福全人類的偉大事業,其目標將是完成全球化的實施運行,這不僅需要達成理論上的共識,形成制度上的共鳴,營造共贏共享的知識經濟環境。更重要的是,這一的一項開天辟地的新事業,離不開專業化、知識化人才隊伍作為重要的開拓者與踐行者。培養素質過硬、水平穩定的知識型人才隊伍,將是福澤人類數字經濟事業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缺之,不可;有之,更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四、數字經濟社會新秩序
秩序,意味著規則、制度和標準。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對人類社會這個大集體來說,健康、有序、和諧的秩序是維系其內部各成員之間良好協作、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也能起到正確引導、有力督管和維護公正的作用。歷史的車輪已經駛入21世紀,全球化促使世界各國走向經濟一體化、文化一體化和命運一體化的現實發展需要已經牢不可破,不同國家雖然發展起步時間不一,國家實力強弱不同,然而積極突破本國瓶頸、融入全球化的意愿都是相同和迫切的。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各國經濟,互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笨墒?,國際社會中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發出,一方面對和平崛起的發展中國家指手畫腳、惡意誹謗,另一方面卻又為保全自身利益而不擇手段中傷和打壓反對它的國家。因此給眼下全球經濟的總體格局以及運行秩序的健康運行造成相當的困擾,給全人類的整體發展制造了這樣或那樣的障礙。
要想改變舊秩序、打破舊規則,就等于向舊格局“宣戰”,也是向少數國家的“最后一塊奶酪”開刀,想想就很難,落實則更不易。所幸,人類在今天迎來由互聯網網帶科技與現代易貨共同打造的數字經濟運行新模式,也迎來了數字經濟社會。數字,簡單卻通用,真實且客觀。在以全數字化、科技智能化的經濟新環境與新制度背景下,數字經濟社會也必定會為全人類揭開全新的發展秩序。
改變舊秩序,需要有切實可行的落實途徑?,F代易貨的全球互聯網交易平臺,因有網帶科技,世界各國從此就可以在一個開放透明的全球資源流通空間里,隨時隨地共享全球資源,更大范圍地尋找貿易伙伴,有的放矢地發揮自身優勢??梢哉f,只有在這樣的一個空間內,才能真正做到“英雄不問出處”;才能有力屏蔽一切經濟霸權的實施,遏止某些利用貨幣匯率、關稅壁壘損害他國利益的行為;才能讓更多國家和地區、更多人民享受到全球化的福利,用新的經濟格局助推人類社會和平的到來。
改變舊秩序,要先化解舊矛盾,肅清舊問題。21世紀,是知識的世紀,是科技創新的世紀。新的世紀里,現代易貨同樣也非常重視和強調知識創富與科技創新的巨大經濟價值。知識和科學技術沒有國界,它是人類共同的財富,理應普惠全世界各國人民?,F代易貨可易萬物,其中就包括各種先進技術和優秀知識,連同人才、服務在內,都可以在現代易貨的生態物流通道中流動起來,繼而通過生態服務成為商品用來交易。
面對今天全球經濟的發展困惑,現代易貨和網帶科技的出現,不啻為一場應時應景的“及時雨”。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無數鐵的歷史事實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明確告訴我們,選擇合作共贏、攜手進步才是人類和平的終極指向。全球化不會因誰而停止它融合世界的腳步,我們理應堅信,一個純凈健康的全球經濟秩序必然將快速嶄新而生,一個公正透明的和平環境也必將隨之到來。
五、強大支撐
集互聯網科技、電子信息技術和大數據科技于一體的網帶科技正同現代易貨一起,在全球范圍內為人類社會構建著一個巨大的、潛能無限的數字經濟大系統。伴隨它的應用推廣,人類社會將迎來數字易貨與數字產業創新為主題的新宏偉藍圖。
事實上,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就已經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并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和國家大數據戰略,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黨的十九大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2023年2月,國務院發布《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進一步引發社會各界的討論熱潮。數字中國建設的目標是以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等手段,推動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而在這其中,構建數字經濟體系與數字社會體系已經當之無愧的成為國家政策措施的重點方向和內容。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為重要推動力的新經濟形態。數字經濟發展之快、輻射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變革,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2016年,我國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這標志著數字經濟開始被正式作為我國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其后,隨著電子商務、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各項領域的日益發展,各級政府對信息技術的加大投入,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逐漸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針對此,中央政府相繼提出與數字經濟創新、協同、融合和安全保障有關的政策,一方面積極倡導科技自立自強,一方面也為努力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十四五”規劃時期,我國數字經濟逐步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該規劃提到,在2021-2025年期間,要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并列出了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及發展措施,其重點產業包括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等。在這之后,中央政府又相繼出臺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等政策,為地方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方向。
毋庸置疑,發展數字經濟意義重大,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數字經濟的出現,是東方與西方文明成果的合壁生輝,也是人類社會迎來溫馨美好明天的絢麗“曙光”。有專家學者說道:“如果我們把資本和機械動能作為大航海時代以來全球近代化的推動力的話,那么數據將成為下一次技術革命和社會變革的核心動力?!闭强吹綌底纸洕鷮θ蚪洕闹匾饬x和至偉之用,我們潛心多年,從理論總結到模式推演,從基本概念到操作規范,乃至到制度建設、人才體系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性的編寫,并已經構建了完整的應用實操體系,可以說是已經有了非常充分的積淀,也做好了保證數字經濟大展宏圖的必要準備,配合黨和中央已經出臺的各項有關政策與扶持計劃,這些就是數字經濟能夠做大做強最強有力的支撐與保障。
六、人才轉型與產業升級
數字經濟,是一項區別于所有傳統經濟形態的新經濟,因此,我們談人才的教育和培養,一定是同人才創新轉型分不開。作為人類數字經濟這項事業的開拓者和踐行者,人才隊伍的知識能力與專業素質水平的高和低將直接影響到數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因此,重視且推進全球數字經濟人才的轉型將至關重要。
和傳統的知識型人才相比,數字經濟的運行及普及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數字經濟是集高科技、專業服務以及綜合素質于一身的現代新型知識技術型經濟形態,在數字經濟的全球電子平臺系統是由現代易貨的生態需求、生態物流與生態服務為主要工作內容,并以網帶科技的嫻熟運用為實現手段的。這意味著,知識性與服務性是數字經濟平臺系統的兩大顯著特性。鑒于這兩個特點,這就要求我們的人才隊伍必須要具備突出的學習能力和高質量的服務能力,通俗地說,數字經濟需要的是高水平的、是“知識+能力”的綜合型人才。數字經濟離不開交易,傳統的交易人們總會簡單理解為“賣東西”,所以長期以來,在人們一貫的思想認知中,認為跟買賣交易相關的人員就是銷售員、推銷員,這些人并不需要多么深厚的文化知識量,也不用多少專業水平,只要能說會道就行。也正因為如此,銷售推銷的工作并不被認為是好工作,而從事這類工作的人員也不少干脆妄自菲薄或者投機取巧,最終只能是不僅斷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更是污染了整個職業隊伍,拉低職業者的專業口碑和形象。實際上,隨著21世紀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交易方式正在發生蛻變,特別是伴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的應用普及,首先需要充足的人才隊伍去踐行和推廣。如此以來,將現有從業者進行快速的培訓轉型,顯然既可以有效解決數字經濟從業者缺口的問題,同時又能為日益因產業升級而受冷的傳統從業者謀得新的出路,可謂是一舉雙贏。
不僅是人才需要轉型,隨著數字經濟的廣泛應用,傳統產業也同樣面臨著升級換代的需要。近些年來的變化大家有目共睹,我國數字化轉型的腳步越來越快。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相當于GDP比重達到39.8%。并且,數字經濟在其他產業領域的應用已逐步成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引擎,數字技術的重要性越發清晰。產業升級的需要離不開人才隊伍的轉型,離不開專業人員的創新與實踐,可以說二者相輔相成。事實上,打造將人才培養、專業實訓、業態孵化于一體的產業化集群,是應對數字經濟快速應用實施的必要一環。最終,以產業集群化的形態凝聚“產教融合”的強大合力,從人才輸送與產業升級兩大方面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堅實的發展基礎和人才保障。
第二部分 商業構想
一、建設杭州數字經濟“產教融合”立體化產業園
商業的本質是交易。原始社會的易貨交易由于交通和信息的制約,只能在有限范圍有限人群中實現一對一交易,這大大制約了交易的效率和勞動力的發展。于是貨幣產生了、錢莊產生了、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產生了。
由于地球村二百多個國家有二百多種貨幣,結算非常不便,于是就產生強勢貨幣強勢結算,于是就產生美元霸權。
天下苦美元久矣!
個人、家庭、企業、組織、國家的財富本質上是一個數字賬戶。交易的本質是易貨。在全球交通、信息傳輸和接收手段高度發達的今天,已經到了回歸本質、回歸直接交易的時候了。數字易貨的天時地利人和已經具備,萬幣錨定數字的時代已經到來。
今天,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國家重大戰略,人類社會將走向數字社會,未來數字將跟您終生相伴。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各級政府、企業乃至個人的必選題而不是備選題。
今日中國論壇法人代表、秘書長,《今日中國論壇》雜志社社長蔡社會攜上百人花費三十年的數字經濟相關研究成果,包括《社會資本論》、《數字經濟報告》、《鄉村振興報告》以及數字經濟和數字易貨運營體系、標準、國際公約、系列教材等,擬與浙江民營資本合作將該成果落戶杭州、推向社會,在杭州建設“杭州數字經濟產業園”,產業園包括“杭州國際數字易貨中心、數字經濟大學以及數字經濟和數字易貨培訓基地(產教融合基地)”等。通過以上業態的實施,形成數字經濟中國方案,以數字實現世界大同,助力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
數字經濟的核心是數字易貨和數字金融。數字金融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或任何一個組織發行的一個幣種或憑證。而是人類社會所有物質資產、精神資產及自然資源所構成的數字資本,再通過(PF)公信平臺的交易轉換,由 BEC 數字交易符號所推動形成的數字易貨與數字金融資本關系。
今天的數字易貨以網帶科技為基礎設施,再通過平臺對物品進行數字轉換,形成數字以物易物的方式對商品進行“割零補差”,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數字易貨貿易”,為推進全球數字金融并實現數字世界大同、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打開一扇門...
杭州數字經濟 “產教融合”立體化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將率先孵化如下業態:
5、 組建杭州國際數字易貨貿易中心
6、 助推數字化產業鏈平臺的建設
7、 組建數字經濟大學
8、 構建數字經濟人才培訓高地
二、數字易貨將催生世界前十數字企業
2022年中國GDP120萬億。按26%左右全行業加權增加值率計算,對應全行業460萬億總產值。
全球2022年GDP總量約為96萬億美元,按照30%增加值率,對應320萬億美元總產值。
計劃中的“杭州數字易貨貿易中心”將以浙江為試點,以華東地區為試驗區。計劃三年推向全國,涵蓋占GDP50%以上以上產業,即涵蓋超60萬億以上GDP的產業,按25%增加值率,交易流量超240萬億。如果包括反復頻繁交易,加上沒有商品化的自然資源的交易,交易流量將超1000萬億元人民幣。按0.3%收取傭金(淘寶、拼多多傭金為3%—5%),即易貨中心平臺總收入為3萬億元。按照3.3%稅率,可納稅1000億元。
按國內收入計,即遠遠超過世界500強的第十位。
計劃5—10年推向全球,涵蓋全球2022年GDP總量100萬億美元的50%即50萬億美元,按照25%增加值率,折合200萬億美元總產值。如果包括反復頻繁交易,加上沒有商品化的自然資源的交易,交易流量將超1000萬億美元。按照0.3%收取傭金,即杭州數字易貨中心平臺總收入為3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20萬億元,納稅額10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000億元。
以上收入將遠遠超過世界500強的第一位。
(以上暫按人民幣元為單位核算,暫未按BEC數字單位核算)
即使以上目標僅實現10%,平臺總收入也將達到3000億美元,穩占世界500強前十位。
二、數字培訓行業將快速催生世界前十強數字企業
1、數字經濟浪潮引發數字人才需求
今天,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國家重大戰略,人類社會將走向數字社會,未來數字將跟您終生相伴。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各級政府、企業乃至個人的必選題而不是備選題。
數字經濟戰略的首要戰略是數字人才戰略。未來對數字人才的需求將遠超對金融人才的需求。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字經濟就業影響研究報告》我們可以看到,眼下中國數字化人才的缺口已接近 3000 萬,而且伴隨著數字化的快速推進,我國對數字人才的需求缺口還在持續加大。目前國內無論是政界、學界、商界對數字經濟的認識還處于混沌狀態,也未出現理論上和操作上都能符合要求的培訓機構,高校也未能設置出真正的數字經濟專業。國家對數字經濟的培訓已經到了饑不擇食的地步,人社部等有關部門在催促蔡社會公開其成果,擔負起數字人才的培訓重任。
打造數字經濟人才培訓高地不僅將成為杭州市數字經濟發展的必須,同時它也是我國數字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通過該培訓基地的建設,在有效填補這一市場需求空白的同時,將與數字經濟的其他產業業態形成“產教融合”的強大合力,為社會輸送大量數字經濟應用型技能人才。
數字易貨師、設計師、分析師、審計師、評估師與經紀公司是數字貿易平臺構建系統中的中堅力量,他們將在全行業與全數據化產業鏈中發揮無可取代的作用。提前培訓數字化產業人才已成為當前的首要工作。
未來的數字經濟和數字易貨平臺將需要7000萬“五大師”人才。
2、失業潮倒逼數字化轉型人才培訓需求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335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5931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比重為62.6%。全國農民工總量29562萬人,比上年增長1.1%。調查失業率為4.8%。
圖1:2022年全國就業人口
圖2:各年齡段人口數量和失業率
目前就業形勢到底有多嚴峻呢?按照統計局數字,25歲—59歲年齡段4.8%失業率,失業人數在3575萬人。如果加上25歲以下非在校人口15%的失業率,再加上全國2億的靈活就業人員,那么全國沒有固定工作的人員總數超過2.5億人,16-59歲的總適齡勞動力人數為8.9億人,那么沒有固定工作的人員比例為:2.5/8.9=28%。
另據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失業人數高達8700萬人。與此同時,在即將到來的暑假,還有1158萬大學生畢業、即將走向就業市場。毫無疑問,就業的內卷越來越加劇,“畢業即失業”,成為眾多年輕的迎接大學畢業生的難言之痛!
另外,相關媒體稱:2023年將有2.08億人面臨失業。近幾年的疫情抨擊,大量的中小微企業面臨倒閉的現象,導致各行各業仍然面臨著產能過剩、供給過剩的問題。據了解,在2022年一年的時間內就注銷關停了400萬家中小微企業以及1000萬家的實體門店。絕大多數企業都會選擇大規模的裁員。從而導致失業人群劇增。
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較2020年增加近3倍。
那么問題來了,這到底是就業了2億還是2億人沒工作?目前的靈活就業雖然涵蓋了眾多行業,同時也存在著失業人員,失業人員也在不時地嘗試著多方向就業,其間的界定很難做到清晰。
而現階段,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在2023年要想不失業,不成為時代的淘汰產物,就只能堅持走一條道路,就是學習一門稀缺的技能。這個技能就是數字經濟、數字易貨、網絡安全工程師等職業。
三、未來要想不被淘汰,唯有數字轉型
1、中端人員數字化培訓市場需求
目前,全國中高端培訓機構的收費在每人3萬—10萬之間。比如曹德旺的福耀大學的收費在3—15之間。
我們假設在25歲之49歲年齡段約6億就業人口的三分之一有數字化培訓的剛需,即數字化轉型人才培訓剛需市場容量為2億人,這2億人的培訓教材+培訓保守按人均1.8萬/人收費,即中端數字化轉型市場份額為3.6萬億。
2、中高端數字化人員培訓市場
據有關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從業人員達3437萬人,估計現在超過3500萬人。假設其中50%需要數字化轉型培訓,即達1750萬人
2022年中國有200萬家小型企業,120萬中型企業,50萬家大型企業。假設企業高級數字化轉型管理人才的培訓需求為小型企業平均1人,中型企業平均3人,大型企業5人,即企業高級數字管理人員數字化轉型培訓需求至少為800萬人。
假設這二部分人員之和為中高端數字化培訓剛需,即中高端數字化培訓剛需市場容量超過2550萬人。
這部分人員的培訓費按人均3.8萬計,即市場份額為9690萬億元。
3、高端人員數字化培訓市場需求
目前全國正科級以上干部總數約為140萬人左右。
金融系統工作人員900萬人左右。
全國科研機構科研人員達600萬人左右。
這部分人員我們將之定位為高端人員,全國總人數在1600萬以上。我們假設其中50%有數字化轉型培訓剛需,即高端數字化培訓市場容量超過800萬人。
高端市場按人均6.8萬元收費,即高端市場市場份額為5440萬億元。
三部分市場總容量達51130萬億元。
這市場我們擠占50%,即總培訓收入可達25565億元以上。
如果我們線上線下齊頭并進,分5年完成目標。第一年完成10億,第二年完成100億,第三年完成1000億,第四年完成5000億,第五年完成20000萬億。
即:
第三年可以進軍中國企業500強前300位。
第四年可進軍世界五百強前200位。
第五年可進軍世界500強前20位(2023年度門檻約2150億美元)。
四、數字經濟和數字易貨培訓渠道
1、承接發改委、工信部、人社部等政府機構數字化普及培訓任務。
2、承接各級政府機構數字化普及培訓任務。
3、開通線上培訓。
4、承接各級銀行、金融機構、高校培訓任務。
5、與中央黨校、各省級黨校合作,開通針對縣處級官員的數字掃盲普及培訓。
6、與國家和各省級工商聯開展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訓。
7、承接企業“數據官”、“數字師”、“易貨師”等培訓。
8、與市場化培訓機構合作,開展數字經濟培訓。
9、配套數字易貨中心“五大師”培訓。
五、商業模式:產業互聯網資源整合模式
1、產業互聯網平臺
以今日中國論壇的公信力和影響力為勢能,以獨一無二的系列數字經濟成果和教材為制高點,利用產業互聯網平臺,通過專業技術團隊多種運營模式,形成學員流、信息流、數據流、資金流四流合一,整合各方資源,與數字易貨中心形成協同,快速孵化巨無霸數字平臺企業:
2、今日中國數字經濟培訓平臺
3、引流利器:全網霸屏營銷
六、2023年收入預估
預計2023年下半年開局培訓市場收入預估可達1.5億,未來幾年的收入將呈幾何級數增長
1、線上培訓:每人收費10000元,2023年下半年目標培訓5000人,收入5000萬元。
2、承接發改委、工信部、人社部培訓任務:每人收費20000元,2023年下半年目標培訓1000人,收入2000萬元。
3、承接各銀行、政府機構、高校培訓任務:每人收費20000元,2023年下半年目標培訓1000人,收入2000萬元。
4、承接各地政府機構官員培訓任務:每人收費20000元,2023年下半年目標培訓1000人,收入2000萬元。
5、承接企業“數字官”、“數字師”、“易貨師等五大師”培訓:每人收費20000元,2023年下半年目標培訓1000人,收入2000萬元。
6、數字易貨中心“五大師”培訓:每人收費20000元,2023年下半年目標培訓1000人,收入2000萬元。
杭州數字經濟 “產教融合”立體化產業園建設總投資150億元,啟動投資15億元,后續資金通過社會融資等多元化渠道解決。
上海共圖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海燕,電話:15958147728
2023.5.31